稻盛和夫通過從明治維新時代偉人西鄉(xiāng)隆盛的遺訓中得到的啟示,道出個人生活、企業(yè)成長、乃至經世治國的關鍵秘訣,用淺顯而犀利的話語剖析現(xiàn)代社會的病灶,幫助人們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方向。
?
“精進”的意思是認真、專心致力于勤務,勤務在現(xiàn)代則為“工作”之意。工作不僅是為了獲得報酬的手段,而是在專心致力于工作的過程中塑造心、靈魂和人格。因此工作也是一種修行。人終其一生,“精進”將永無止盡,西鄉(xiāng)下列之言意謂著平時專注、集中精神繼續(xù)無限的努力。
【遺訓第三十三條】
平日不行道者,臨事慌亂而無所適從。譬若近鄰突發(fā)火災,平時有備者井然有序,無備者則狼狽不堪。同理,平時不行道者,臨事無策也。吾先年出陣之日,問兵吾等備否,以敵心判之,乃第一之防備也。
〔解釋〕
平常不行道義的人,遇到突發(fā)狀況必會驚惶失措。例如:附近突然發(fā)生火災,平時有準備的人會不慌不忙地處理,反之則只會慌成一團,不知如何是好。同樣的道理,平時不行道義的人遇到突發(fā)狀況,必然束手無策。我早年出征的時候曾經告誡士兵,自身的防備是否周全,不要用同陣營的眼光來判斷,應該用敵人想刺自己一刀的心情來衡量,才會想出最強的防備方法。
西鄉(xiāng)用火災為例說明,隨波逐流的人遇事不能堅持己見;茍且過活的人,一旦遇到緊要大事,必然做不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,因此時時刻刻以決戰(zhàn)的心情面對生活,也是精進的意義之一。
中村天風(一八七六~一九六八)是一位哲學家,主張積極思考的重要。天風在西鄉(xiāng)死于西南戰(zhàn)役的隔年出生,一生研究人為何而活,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哲學家。我年輕時每遇他的著作一定翻開來看,其中一部《研心抄》說明了與心相有關的“有意注意”。
?
集中精神?做出正確判斷
“有意注意”如字義所示,意思是主動把意識集中到某件事物上。相對的,“無意注意”,則是被動的意識,例如:聽到聲音而反射性地回頭。
西鄉(xiāng)在這一則遺訓中所說的和“有意注意”的主張相同,指出為了養(yǎng)成迅速正確的判斷能力,平時的任何情況、任何細節(jié),都不應該漠然視之,必須以清晰銳利的感覺認真相待。平時若不鍛煉自己集中精神看待事物,養(yǎng)成思考的習慣,一旦遇到大問題,必然只能以淺薄的想法判斷。
這個道理對處于領導立場,必須經常下判斷的人而言,無比重要。舉例來說,經營企業(yè)必須在瞬時之間對龐大數(shù)量的個案做出判斷、下指示,需要過人的集中力和持久的注意力。換句話說,缺乏集中力的領導人做不出正確的經營判斷,無法進行安定的企業(yè)經營。
以我年輕時的經驗來說,有時過于忙碌而一時大意,想“這樣大概就可以了吧!”而草草結束,或小看個案而完全交給部屬決定,這些情況都是非常危險的,往往在事后因草率決定而發(fā)生麻煩。
例如:某位部屬為了征求我的意見,詢問秘書何時能空出時間,但由于等我處理的個案堆積如山,而且我四處奔跑,一直無法為他空出時間。某天,在公司走廊偶然與那位部屬擦身而過,他抓住機會拚命對我說:“總經理,是這樣的……”,我無法拒絕他的熱誠,只好當場聽他說完并做了指示,但事實證明這種情況下的判斷非常容易出錯,盡管我盡力集中精神,但站著說話實在很難集中全部的注意力。
重復了幾次這種錯誤,我決定不管再怎么忙,商討事情時一定要安排適當?shù)臅r間,還有能面對面討論的環(huán)境,即使只有短短的10或20分鐘,都要盡全力集中注意力再下結論。事實上,京瓷尚未到達某程度的企業(yè)規(guī)模之前,所有對公司具可能性的個案,我一定都親眼看過再決定是否可行,絕不會不清不楚地就丟給部屬。當時面對龐大數(shù)量的個案,均一一如此處理,幾乎不曾有過錯誤的判斷。或許,年輕時養(yǎng)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磨練出我的判斷力。不過,最大的收獲應該是當時我把集中精神,思考成領導人的職責。
然而,世間有另一種想法,認為授權給部屬處理的上司是好上司。不過我認為授權不是放任,事實上,裝出明理的樣子對部屬說“嗯,嗯,那就交給你全面處理”,而任由部屬進行的上司,恐怕有不少人是為了逃避認真思考和判斷。
相對的,也有些人認為“衡量大規(guī)模的計劃,是上司應該做的”而擺出與己無關的臉色,殊不知平時不管個案大小,若不養(yǎng)成認真思考的習慣,就會變成如西鄉(xiāng)所說,一旦面對大問題,即使心里想也根本無從判斷。
當然,大企業(yè)中如果任何事情都要領導人親自處理,那么領導人的工作一定會積壓得水泄不通。所以從部屬是否能分辨該請示領導人或自行處理,就能看出部屬的能力。每當部屬詢求我的意見時,我都是這么告訴他們的。
?
出自:《稻盛和夫 人生的王道》/天下雜志出版社